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叶之红 (注:据原课件加工整理而成)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问题的提出
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
有关“质量、管理、特色”的价值追求,已经成为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在数量规模上实现跨越发展之后最为明确的战略选择。
伴随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必然摆在我们面前。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际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前沿课题。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动因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需求:
1、高等教育大发展对质量保证带来的威胁;
2、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对质量保证提出的挑战;
3、财政压力下以拨款机制提高投资效益的探索;
4、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的严峻现实;
5、社会对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状况提出更高要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
指国家、社会和高等教育机构为对高等教育质量实施连续有效的质量监控所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
目标:建立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之间为持续提升教育质量而共同努力的信任关系。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等能够满足要求,是高等教育生命力所在。
条件:促进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机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部门之间质量保证职能的和谐互动。
措施:建立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系统的协同运行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切实建立起能有效实施持续质量监控的信息系统……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
理念:实现高等学校“提升质量、改进管理、办出特色”的价值追求;
作为质量管理实践的发展创新,既关注目标设定更关注执行过程;既关注结果检验更强调问题预防;既关注内适质量更强调兼顾外适质量;既关注各管理部门的绩效注意统筹各部门的协调互动;视质量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坚持系统地挖掘质量改进的潜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基础1
质量是一个多侧面的和主观的概念。大学全体员工、社会中间机构、政府都拥有自己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估集中反映评估主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提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包括高等教育的所有功能和活动;教学与学术计划、研究与学术成就、教学人员、学生、校舍、设施设备、社会服务和学术环境等,还包括国际交往工作;知识交流、相互联网、教师和学生流动、国际研究项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人才质量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核心概念。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科学性和适宜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大学的研究与发展成果等。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认识基础2
高等教育质量蕴涵的第二个核心概念是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即满足要求的高等教育功能系统自身的固有特性。这个体系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过程、程序、资源、管理。影响高等教育体系的因素包括了高等教育质量模态中的所有相关参量,这些相关参量程度不同地以各自的方式影响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教育。
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包括一整套机构、规范、程序和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最主要的是为大学全体人员的学习和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增加质量价值的实质性活动。核心则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持续创新的组织与环境。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评估
质量是一个政策性概念,其中反映出各国政府对作为制订和实施长远政策依据的深刻的现代趋势的某种焦虑。
根据需要进行证实和比较,才能表明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标准不同,结论也就不同。高等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质量评估以分析不同的横断面和标准为前提。
只有完善、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才会从根本、整体上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改进。对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及学科专业建设状况的评估,应逐步提升为对高校质量管理及保障体系建设状况进行评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重点
外部(国家和社会方面)质量保障体系必须科学完备和系统有效,不仅要注意运用高等学校质量竞争机制的作用,更应关注针对高等学校类别层次差异的分类指导。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必须从社会需求变化和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提升学校质量管理战略目标及其质量标准,同时关注学校内部各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互动,调动学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学生自觉发现质量差距的忧患意识,形成主动进行自我评估的动力,推动管理制度创新和工作绩效的改进。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职能:政府保证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大学学科专业设置、学历学位授予、学生入学资格和教师从业资格的统一标准;非政府组织提供有关质量认证或评估等专业服务;社会用人部门发布职业技术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等。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流程:在准确了解教育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办学宗旨及目标;根据教育目标制定课程计划并整合教育资源;针对课程计划进行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估;针对目标收集反映最终结果的各类信息,判断教育活动及相关管理的工作绩效。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中国国情
三十年来高等教育质量始终受到高度重视,但大部分措施是以项目建设计划的方式推进;
十年来高等教育跨越发展,随着校均规模的迅速增加,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复杂程度明显增大,经验型管理不能适应,标准化管理的经验不足;
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工作刚刚起步;
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均未形成影响,没有成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高等学校制度建设的中心任务。
学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Ⅰ)
十七大报告重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思中,特别提出了“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强调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作用,反映了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发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从来是一个多机构分工负责的行政系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无论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等学校内部各管理机构,其法制建设、政策调研及信息统计等业务工作越来越繁重,客观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社会组织建设的要求和任务。由社会组织为高校各项工作领域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已经成为加快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客观需求。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经明确提出:在高中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才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的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学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Ⅱ)
自1983年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坚持为高等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高等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服务的基本方向,逐步明确了“研究、咨询、服务、中介”的职能定位,发挥了专业性学术团体“桥梁”与“纽带”作用。
学会系统的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理论、政策及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有效地提升了高等院校领导及中层管理干部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及其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Ⅲ)
近年来,中国高教学会组织规模稳步扩大、组织结构日益多样化,拥有遍及全国各地、联系各高等学校、覆盖各管理领域及众多学科专业的组织网络,
116个团体会员,包括地方学会29个、行业学会13个、高校学会11和分支机构63个,基本覆盖了国家高等教育各个领域。63个分支机构包括依据学校类别、高教管理类别、学科专业类别组织的二级学会,其学术活动基本可以影响到全国每一所高等学校。目前,有关成立管理类和专业类分会的申请依然源源不断。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系着一大批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直接接触高等教育实践、直接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现实问题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
学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Ⅳ)
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需要学会发挥各分支机构在各类高等学校、各专项管理领域及学科建设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高等学校管理领域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着重以高等院校内部保证体系内部主要管理工作领域的质量标准研究为重点。
学会为此自去年开始通过调研、研讨、培训等方式,动员各分会组织,交流科学管理经验,探讨标准化管理建设问题,力求在研究分析制定高等学校各管理领域质量标准及从业人员岗位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管理系统的质量保证流程,期望籍此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高等学校办学质量水平的根本提升。
学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作用(Ⅴ)
2008年,学会会同有关高校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管理、科技管理、后勤管理、外事管理等领域的相关分会,将全面推进有关调研和相关论证,力争用三年时间拿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力求为高等学校建立包括后勤管理、实验室管理、信息化管理、教师管理、科研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工作管理等内容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质量标准,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支撑;为高等学校制定管理规范及管理制度、推进专项管理水平认证及专业人员培训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带出一支既有管理实践经验又有相关研究基础的专家队伍。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部分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面的局部经验,但在总体上说,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探索阶段。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更是刚刚起步,为此,亟待与国际国内有关领域的专家同行相互交流。
(此稿转载自互联网,供集团职工学习之用。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立即取消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