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是高校后勤有效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早日建成高校现代化的、动态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探讨创新的基本知识、高校后勤创新的主要内容、高校后勤创新的主要障碍等方面,在这基础上提出了在高校后勤开展创新活动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以期抛砖引玉。本文最后说,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后勤,高水平的后勤主要来自竞争和创新,只要我们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这第一竞争力并采取有效措施,高校后勤的创新一定可以早日取得丰硕的成果,从而为高校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创新 高校后勤 管理学
2006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且认为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对高校后勤的科学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建设高水平的高校后勤,努力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新跨越,保证高校后勤服务水平不低于社会相关服务业的中上等水平,主要靠什么呢?还是靠创新。
一、创新的基本知识
1、创新的定义。广义的创新指各行各业为推动事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所产生的各种新思想、新产品、新体制、新理论等,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
狭义的创新特指企业创新。即创新是企业家向经济中引入的能给社会或消费者带来价值追加的新东西,这种东西以前未曾从商业的意义上引入经济之中。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在二十世纪初第一个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应包括下列五种情况:
(1)创新一种新产品或已有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
简言之,创新就是发明创造加上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即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在实际中应用并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
2、创新的类型。创新有多种类型,从性质上分,主要有结构性创新、空缺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如计算机的问世是根本性创新,但电脑的不断改进是渐进式创新;从原理上来分主要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横向来看主要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从纵向来看主要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另外,社会要进步,就一定要创新。除了企业创新之外,各行各业都有创新问题。
3、创新的来源。
1)从个体层面上来看:
(1)创新精神和意识。要创新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有创新的紧迫感,要有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的勇气,要有独具慧眼、与众不同、独辟蹊径的见识,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转”等。同时,要有不畏艰苦、坚持到底的毅力。在现实生活中,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并不少见。
(2)创新方法。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创新方法由思维、方法和工具三个层面组成。
a. 创新思维。创新的前提首先是必须要有新思想、新理念的产生。因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创新思维主要有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正向思维和反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思维决定成败。
b. 创新方法和工具。如创造技法是一种方法,数学是一种工具等。爱迪生认为,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当今社会,如果讲究方法和工具,创新的效率会明显提高。
创新方法有很多,如头脑风暴法、联想发明法、组合发明法和列举发明法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创造发明技法就有几百种。仅仅不同的组合也是一种创新,如现代手机将通信、摄像、计算、游戏、网络等功能的组合。
TRIZ理论是前苏联的天才发明家和创造创新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1998 ) 于1946年创立。TRIZ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理论的拉丁文的首写字母的组合。阿奇舒勒等人通过对几百万份专利的分析和统计,总结出40个发明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矛盾矩阵表)和76个标准解等。使发明创造成为一门比较精确的科学。TRIZ理论既是创新的理论,也是创新方法和工具。TRIZ理论的普及使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尊重市场和实践。市场即用户需求是创新的重要来源。许多产品的改进是通过不断听取顾客的意见而不断完善的。实践是人才成长并取得成功的基本途径之一。许多发明创造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如鲁班发明锯是通过观察茅草的一些特性而受到启发;恩格斯认为,一旦社会有技术上的需求,它将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技术进步。
2)从客观条件层面上来看:
(1)技术条件。 如计算机不可能在孔子时代发明出来。
(2)组织条件。 组织条件包括资金条件、善于组织和环境条件等。任何创新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成本和投入,技术上的创新更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如员工工资、房子、实验材料和设备等。但有的创新的成本就很少,如希尔顿酒店提出的创新理念是“你今天微笑了吗?”。另外,善于组织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高校后勤搞得好也可以后来居上,捷足先登。还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十分重要,领导的主要责任是营造良好环境,创新人才的出现和成长,往往是合适气候和土壤的结果。
要使创新早日取得成果,客观条件必须与主观条件密切配合,没有外因不行,没有内因更不行。客观条件充分利用的前提是主观上的充分认识。因此,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作风民主、细心观察等是十分重要的。如毛泽东当年认识并选择走井冈山之路、伦琴发现了X射线、大庆人所体现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和温州等浙江商人特别善于抓住商机等。
4、创新的效益。创新的效益是十分明显的,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并使其商业化,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人发明了计算机并使其微型化、网络化和商业化,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仅仅是创立了一个服务品牌,其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七天连锁酒店和“真功夫”餐饮等。
二、高校后勤创新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高校后勤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餐饮服务、学生宿舍管理、物业管理、商贸管理、修缮等工程管理、交通服务以及接待服务等。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时代的发展,一些高校的后勤也程度不同地凸显了一些新问题,如物价上涨、用工成本明显提高、利润较低甚至亏损严重以及人才匮乏等。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高校后勤(高校后勤企业)要不断向前发展,努力创建更多的品牌,同时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等,具有根本意义的还是走创新发展之路。如从宏观方面来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构建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要继续有效解决有关新出现的突出问题也要靠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从微观方面来看,仅仅是稍更新一下高校后勤一些基层负责人的发展理念或提高一下一些部门的技术含量,其效益就很可观。如某高校一餐厅用火龙果和虾仁这两种原料做了一道菜,价格是58元,但很受欢迎。一方面水果特别是这种水果当作菜是一种创新,另一方面,水果也是健康食品。这种创新,顾客叫好,自己也赢得了一定的利润。
高校后勤需要创新的地方很多,途径也很多,但主要有:
1.引进和消化。引进和消化是一种重要的创新途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引进到中国并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人民共和国。钱学森等海外学子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到中国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的“两弹一星”至少提前了20年。某高校有一位餐厅经理把日本的“5S”现场管理法【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引进到其餐厅管理,使该餐厅的科学管理和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一些高校酒店宾馆把社会高星级酒店的标准引进过来,明显提高了高校酒店宾馆的服务水平等。
要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就必须学习。学习省内外、国内外与本行业有关系的先进知识、经验、技术和方法等。创建学习型组织确确实实是高校后勤发展的迫切需要。
2.独立创新。独立创新就是前人没有的你创造出来,如U盘的发明等。一些品牌的创立就是独立创新的结果。要独立创新就更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创新有小创新和大创新之分。高校后勤需要创新的地方很多,可以创新的环节也很多。但大量的是小创新。如某餐厅经理,要求厨师经常到餐厅看哪桌客人用餐后哪种菜剩得特别多,并虚心听取客人的意见,从而改进了菜式,赢得了更多的顾客。物业管理的主要成本是人工成本,如何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技术含量?酒店管理如何让客人更舒适、更方便?某高校一餐厅的包厢以对该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年份数字来命名,如“1977”,并在包厢内有详细介绍,让客人用餐时不仅享受到美食文化,也了解了该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一举多得,这是创新。在高校节能减排中,仅仅是以LED灯为代表的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可以节约可观的水电费,这也是创新。
三、高校后勤创新的主要障碍
目前,创新活动已经在一些高校后勤中有效展开,如某高校一饭堂成立了餐饮研发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等对餐饮的菜式品种等进行研发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高校后勤创新活动仍比较薄弱。
高校后勤创新的主要障碍是:
1、认识有待提高。有些高校后勤的负责人,对创新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高校后勤创新的意义认识更不足。另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曲折中前进,一些人的思想仍处在动荡中,因此很难对创新给予高度重视。
2、传统思想障碍。如认为创新高不可攀,创新是教授的事,高学历的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或认为创新是软任务,服务指标和经济指标是硬任务等。另一方面,一些员工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的保守心理、附和心理、不敢冒尖等心理,也是重要的思想障碍。
3、体制机制的障碍。如一些高校后勤的分配制度,仍是做好做坏都基本一样,缺乏激励机制,更加不用说是鼓励创新了。
四、我们应有的主要对策
1、提高认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曾精辟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第一竞争力。高校后勤要创办一流后勤,高校后勤企业要创办一流服务企业,必须首先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首先要抓住“牛鼻子”。这个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就是自主创新能力,就是“以智取胜”。只有充分认识了创新的重要性,才能有效组织力量去攻关。当年我国搞“两弹一星”的条件十分艰苦,但通过有效组织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最终还是比西方国家提前了很多年搞成功了,从而明显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当年党领导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在全局劣势的条件下通过充分发挥局部优势最终打败了强大的敌人等,都说明了只要善于组织和正确决策,劣势是可以转化为优势的。今天,高校后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正确看待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善于组织,早日起步,重点突破,就一定可以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2、重视研究和开发。高校后勤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但后勤本身也需要科研和培训,没有研究和试验就没有创新和进步。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后勤研究所或专业研究所,至少是研究小组。以课题等形式对各高校后勤的难点问题进行攻关甚至是联合攻关。
3、试点在先。高校后勤的面很广,要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和“扬长避短”的原则,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抓准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逐步积小胜为大胜。另外,一流后勤的实质是优质后勤、品牌后勤,创立品牌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一些高校可以考虑以创立某服务品牌为突破口。创新要坚持试点在先、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力求少走弯路。
4、加强培训。历史已经充分说明,发明创造与学历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学历低的人不一定没有发明创造,学历高的人不一定有发明创造。高校后勤的员工相当部分的学历都不高(与大学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相比),但只要做到培训在先,让高校后勤人员都能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同样可以产生创新成果。如著名的价值工程理论是美国一个采购工程师提出的。所以,创新不仅要抓骨干,而且也要打“人民战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1943年写的《创造宣言》一文中就曾大声呼吁:“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5、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创新是需要勇气、智慧、精力和成本的,并且不是每一个探索都是成功的,对待创新活动,一定要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如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有了专利之后要及时申请法律保护等。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明创造成果比我国多许多倍,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鼓励全民发明创造活动并及时商业化。
对于高校后勤的大多数员工来说,尽快增加收入是他们努力工作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我们除了要教育他们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通过引导他们参与创新活动,并对实践效果大小对有关创新成果给予层次不同的奖励等途径来增加员工的收入,将可以使高校后勤创新和员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双赢”目标。
6、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环境包括起码的经费条件、容忍失败、多为创新人员排忧解难、作风民主、鼓励冒尖以及必要的工作条件等。安心工作、用心工作是创新的前提。如果员工不能安心工作,是很难产生创新成果的。领导一定要善于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营造热爱后勤、积极向上、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
7、人员要适当流动。人员适当流动和轮岗对于开拓视野、激发创新灵感是有很大好处的。有些发明创造是外行人干成功的,如橡胶轮胎是欧洲一个医生发明的;电报是美国一个画家发明成功的;我国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农民洗脚上田或退伍军人创办成功的。
8、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校后勤企业化发展是好机制,通过竞争获得更优质的后勤服务也是好机制。但高校要创办出竞争力更强的后勤服务企业,需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要虚心学习社会先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一些长处。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解放高校后勤生产力,让更多的后勤人愿意企业化发展,愿意干成事,愿意干大事,并让创新成为高校后勤人的自觉选择。
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后勤,高水平的后勤主要来自竞争和创新,只要我们高度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这第一竞争力并采取有效措施,高校后勤的创新一定可以早日取得丰硕的成果,从而为高校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