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师范大学后勤集团
冯立磊: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 2009-04-03  访问次数: 437

 

    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第一、   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三、 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 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1、 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发展理论。
   二战后,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把发展理解为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
    在发展问题研究的初期,发展观表现为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将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最终把发展单纯归结为物质财富的积累。这种以早期工业化发展为摹本、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的发展观,由于忽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了对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人类逐步丧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产生很多经济社会问题,也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发展的真正意义。
    第二阶段:上世纪60年代,第二阶段到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
    第三阶段: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认可。
    第四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人们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广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
    2、有学者认为:发展观源于西方学者提出的“新发展观”。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上世纪70年代发表了《新发展观》一书,他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就是不仅要考虑人类整体的各个方面、而且要承认和兼顾各个方面的不一致性。所谓“综合的”,就是要把发展的各种方面和各种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紧密依存的结构。所谓“内生的”,就是强调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纠正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偏向,佩鲁综合了“人的发展第一”和“基本需求战略”等观点;提出了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旨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与会者的普遍共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人创造一个能享受长寿、健康和有尊严生活的充满活力的环境。人类发展是扩大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因此,必须把人置于所关心的一切问题的中心地位。发展的目的是扩大人类的选择范围,而不仅仅是增加收入;它所着重关注的是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是经济。
    3、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我们今天的民本与过去的民本有很大区别,传统的民是与君相对的,最后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
    4、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来源于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
    西方人本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人是抽象的人,这样只能陷入唯心主义。
    5、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观点。
    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我们必须说明的是,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发展的理念,但必须注意的是:
    第一、   我们不能对科学发展观作传统的解释
    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道是规律。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第二、   不能对科学发展观做西方话语的解释。
    第三、   不能脱离当今世界发展而孤立考察中国发展观的演变
1    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探讨了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研究了如何实现全社会范围的资源最优分配和利用。1982年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四、   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框架来理解科学发展观。
    (二)   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分析
    科学发展观是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提出来的。
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进入矛盾尖锐期,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搞得好就是现在的欧美,搞得不好就是拉美。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这一阶段面临三大挑战:
    1、 社会挑战
    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贫富分化,贫困不断生产出来
    2、 政治挑战。
     过早和过度民主化,导致为竞选获剩而盲目开发出较高的社会福利承诺,而执政后,由于财力不足,国内外债台高筑。
    3、 经济挑战
     通货膨胀加剧,宏观经济起伏不定。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我国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国际关系中不稳定因素增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第一、   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美国拥有世界5%人口,却创造了35%的GDP。
    第二、   世界经济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增多。
    第三、   全球性危机突出,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污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全球性经济发展极不稳定,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   未来发展中,面临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有时的巨大压力,西方对我们一点也没有放弃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贸易摩擦不断,环境突出,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
    (三)   关于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过程
    科学发展观萌发于2003年4月15日,胡锦涛到广东考察,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发展发展观问题。指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通过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创新优势”。
    第一次使用是在到8月底至9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第一次使用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第一次全面概括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并在《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明确,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形成。
    到2004年2月,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专题研究班,温家宝总理在结业式上发表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到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表述极为重要,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已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三位一体”的布局提升为“四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与以人为本的核心结合起来。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2006年版,第1090页)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用三个“坚持”定位科学发展观,第一个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第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第三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里已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战略指导思想的层次和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做了全面而深刻的阐释,明确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基本要求,还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以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二、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
    广义的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我党的所有理论创新成果,见就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狭义的理解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研究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
    我们的理解是如何搞好服务,体现后勤以人为本,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创新服务内容等。
    (二)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为什么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成绩,但发展中存在问题。
    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   并不是对以往发展思路的全面否定。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既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又是一个伟大的创新。邓小平在1992年就明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后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足见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中的地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是单一的发展经济,它相对应的是以往的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实现这个伟大的转变并没有否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再从现实看,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改革开放错了,发展方向错了,而是改革开放不到位、发展程度不够所造成的,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靠发展来解决,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解决。所以,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界定其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第一个元素。有了这个元素,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才能有物质基础,才能变为现实,不然以人为本就是空话。同时也指出了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宿。为此,还要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也使科学发展观由理论层面进入到实际工作层面,这样,就要有科学方法,做到统筹兼顾。细读十七大报告,我们会发现,十六届三中全会界定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时是“五统筹”,到十七大报告中时,已是“十统筹”,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第二、科学发展观讲全面发展,不是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要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现在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认真谋划提升自己的“软实力”。但国家如果没有很强的硬实力,哪里谈得上软实力。
    第三、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加了“科学”二字才科学。
    当前,我国强调发展,但生产力不高。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仍居世界后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年均9 .7%以上的经济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平均3.3%的增长速度。2006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四,仅次于德国,但是德国GDP是8000万人创造的,而我们是13亿人创造的。中国的残疾人比德国的总人口还多。我国人均GDP2010美元,在世界排名129位,是卢森堡的1/38,美国1/22,日本1/18
    其二、经济效率不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在1980-2005年期间,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快,年增长达到5.7%,制造业达到7.9%。,在67个国家中名列第三位,但劳动生产率决定水平偏低,2005年仅为11625美元,在世界79个国家中排69位,中国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 创造了世界上1%的财富,          
    其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长期依赖进口。
    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相比较还比较薄弱,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科学发展观正是针对我国情况,搞建设,谋发展,发展生产力。作为后勤服务实体,就应该把服务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创新服务理念,增强后勤实力,为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为什么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发生两种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们的关系。
    第一层: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物为本。
    第二层: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
     以人为本,不能解读为以个人为本,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由无数现实的、具体个人组成的。因此,以人为本包含了对人民中每一个人的地位作用和利益的肯定、尊重和维护,人民与其中个人是对立统一关系。
    “以人为本”,本,根本,“以人为本”的出发点,落脚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视“以人为本”,是在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
     其一、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数量,按每人每年收入低于693元的标准,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现在还有1500万,另外列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贫困人口也有2200万。
     其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基尼系数1980年是0.3;1988年是0.382;1994年是0.434;突破0.4的临界点;2000年基尼系数是0.458;社科院2006年上半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已达到0.5,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0.3——0.4的水平。贫富差距表现在城乡间,城乡内部,地区间,行业间的差别。
    其三、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就业压力增大。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达到8.3亿,劳动力供求缺口在1000万个左右。2007年高校毕业生144万未就业,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10万,整个十一五期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长。
    其四、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区域间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不均衡。
    其五、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但供需矛盾仍旧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但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一方面是财政投入少,另一方面是体制不合理,“重城轻乡”,85%的医卫资源和经费投在城市,缺医少药状况严重,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基本垮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把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排在第188名。
    其六、社会保障、改革逐步推进,但防范危险的能力还不够,
    一是社会风险增大,二是我国社会保障各项目发展不均衡
    其七、突发公共危机应对能力不断增强,但公共安全仍然不乐观,传统类型的风险依然存在,例如传染病、自然灾害等依然构成对人民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威胁。
    第三、为什么必须坚持全面协调?
    发展的结构性已日益暴露出来。
    其一,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暴露。突出表现在:一是总需求结构矛盾,投资规模过大。二是总供给结构矛盾,工业化比重大,服务业的比重下降。三是城乡间、地区间的结构性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加速发展和城市化扩张大规模地抽走农村土地;工业化从农村中抽走1.2亿农民工,高校抽走农村精英;劳动力大量流出农村,工业化得以雇佣廉价的劳动力;每年各种金融机构抽走农村大量资金;城乡一体化,必然要把生产要素从低收益的农业领域抽走,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
    其二、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出现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1)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如化已进入中期阶段,而城市化还在初期阶段,2002年城市化率为9.09%,比世界平均城市化率48%,低10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200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14.5%、第二产业51.8%、第三产业33.7%,而就业结构为第一产业50%、第二产业21.4%、第三产业28.6%,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协调。
    (2)经济发展了,但、医疗、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很不协调。仅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20多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做得很好,但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很不理想。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只有360万人,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只有6.7%,1999年后,连续几年扩招,2002年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903.4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3%,但仍低于世界平均16.7%(1996年)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但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一方面是财政投入少,尤其是体制不合理,“重城轻乡”,85%的医卫资源和经费投在城市,缺医少药状况严重,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基本垮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把全世界191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国排在第188名。2003年“非典”突袭,幸好发生在大城市,加上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否则一旦在农村传播,后果不堪设想。
    (3)管理相对落后,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20多年来,许多城市建设起来了,公共事业的设施建起来了,高楼大厦、豪华宾馆、各种广场、绿化美化、硬件都相当化了,但就是管理不善、拥堵、环境脏、乱、差、空气污染、噪音嘈杂,也就是说管理不行、软件不行。以公路交通为例,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只有8.07万公里,2002年达到176.5万公里。1988年中国开始有第1条高速公路,2002年已经超过2.5万公里,跃居世界第2位,但交通管理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各类交通事故频发,2002年共发生77.3万起,死亡109381人,比1986年增加了1倍。
    (4)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过来。这方面的改革还在试点、摸索,可以说还没有破题。多数事业单位还在按计划经济体制时形成的体制运行,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差,阻碍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其三、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民主政治不健全,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也是当前面临一个重要课题。
    其四、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
    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一直整体落后于经济,近几年文化产业的增速还出现了下降的现象。我国文化产业1998年以前连续5年增长,之后连续下降,而同期居民储蓄每年以30%增长,反映出文化市场巨大的供需缺口与失衡的矛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很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消费一般都占总消费的30%多,我国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还不到3%,我国教育需求在居民的文化消费中均占到50%以上,占绝对比重。人们的消费还是以物品消费为主,经济消费结构层次繁多、产品丰富,丰富文化消费结构单一,文化消费总体处于知识型消费阶段,娱乐型消费刚刚起步。
    第四、为什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其一、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得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普遍较低。而自然资源有先天脆弱性,我国现在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2006年我国有耕地18.24亿亩,人均只有1.38亩,与此同时,城镇人口迅速增长。
    其二、资源耗费增长,能源效率明显偏低。
    2004年我国GDP占世界的40%,但资源消耗大大超过这一比例。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每美元GDP的能源消耗为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      根据中国科学院所开展的一项调查,中国是全世界自然资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59个接受调查的国家中排名第56。
    其三、未来发展中资源瓶颈严重,储蓄不足,对外开放、外汇储备;资源不足,人力资源不足,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严重制约。未来发展受资源能源约束。
    其四、环境保护一直受到重视,但环境状况依然持续恶化。
     在调查和监测的世界上110个城市中,空气污染严重的前30个城市中,我国天津、重庆沈阳郑州、上海、太原等城市位列其中。
    未来20年,我国人口将持续增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关键。
    第五、为什么要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真正处理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方面的具体利益问题,从而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三、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关系。
十七大报告有两处论及二者关系,一是阐述报告主题时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在报告的第三章第一段专门论述这个问题,也是这样概括的。接着在第二段又概括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些论述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理论地位同属于党的指导思想系列,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二,报告又不将科学发展与党的其他指导思想做并例式的表述。在新修改的党章的总纲中表述得十分明确。总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是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中并没有包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属于指导思想系列,又属于“深入贯彻落实”这个工作指导方针的层面。这种表述既反映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谦虚与务实,又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实”的特色,还需要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
    4、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关于发展的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论的新发展,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又继承发展的。
    5、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1)   继承发展的
    (2)   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持。
    第五、 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1、当前在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缺乏足够的认识。地方与中央认识不一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两张皮的问题
    第二、落实体制中的问题:政策法规落后;工作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关注人民群众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处理重大事件缺乏预见性和敏感性,更无应急机制。
    第三、党的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要求不一致;党员干部素质问题;管理手段、组织手段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转变思想观念,改进体制问题,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素质,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如何学习和实践
    (1)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运用好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首先是要学习好科学发展观。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政治保证。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4)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5)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6)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给师生创造和谐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认真加以整改。
关闭页面
 

徐州师范大学后勤集团版权所有 后勤集团信息服务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码:221116 电话:0516-83500448 管理员信箱:hqjtxxzx@xznu.edu.cn